Gratitude for Experiences vs. Material Goods: What Research Shows Nearly all of us have limited financial resources so we have to make tough choices...
News from our European Network, “Dankbar leben” Europäisches Netzwerk „Dankbar leben“ Summer 2015 After successfully building up and accompanying the European Network...
Living Gratefully? Serve Others Grateful living means many things to many people, but for me it hinges on service...
默觀團體 (默觀團體是一個獨處團體,它藉休閒的心境去慶祝生命) 團體是由獨處與群居組成。 沒有群居, 團體顯得疏離; 沒有獨處, 團體又會因過分擠迫而崩潰。 但其實獨處和群居並非必然對立, 反而是相輔相成, 缺一不可。 缺乏群居的獨處淪為孤寂。 植根於群居, 雖獨自一人, 並不孤單。因為獨處是中立的, 孤寂是因為完全離開群居,反之獨處是單獨中而不抗拒群居。 缺乏獨處的群居並非真正群居,...
靈修共享 時時刻刻都提點自己,我們是造物主內心深處賜予的禮物, 為此,我們要心存感恩,並時刻領會到活在聖三的懷中。 在六十年代中期,我在救世主山(Mount Saviour)隱修院接受培育達十二年之久 ─ 我們的會長,Father Damascus Winzen,不時派我到大學教授隱修生活。與此同時,佛教和印度教的僧侶亦開始在美國出現。鑑於隱修主義是我的主題,為了學術研究,我決定尋求和不同信仰的僧侶之間的共通點。我開始拜讀 D.T. Suzuki的著作「 Training of a Zen Buddhist Monk」,讀後感到非常有趣。從我們的細微日常生活,到隱修士的生活方式,都出奇地相似。而靈性的意識均是兩者的共同目標。 那些與我分享這出人意表體驗的朋友們,給我介紹了Tai-san(現在的Eido...